新疆智能機器人要上崗了
在地處新疆北部的國家電網新疆檢修公司±1100kV昌吉換流站(簡稱“昌吉換流站”)里,員工們和“幫手”——智能機器人每天巡查電網設備。昌吉換流站所在地——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準東開發區”)在“疆電東送”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今年1-2月已外送電量逾54億千瓦時,為疫情之下的民眾生活、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智能機器人“上崗”緩解人手不足難題
疫情防控期間,昌吉換流站在崗人員由平時的64人減少至28人,智能機器人“上崗”幫了大忙。員工通過智能機器人傳回的巡檢系統數據,隨時查看電網設備運行是否正常。
昌吉換流站副站長王鴻說,智能機器人試投用兩個月來,總體運行正常。在疫情防控期間,有效解決了人力不足的缺陷,還降低了換流站運行維護成本,提高了正常巡檢管理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新疆準東1-2月外送電量已逾54億千瓦時
據昌吉換流站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新疆經“高速通道”±1100千伏“新疆準東-安徽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外送電量逾54億千瓦時,有力保障了華東地區的民眾生活和疫情防控。2019年7月,上述“高速通道”正式啟動送電,起點為新疆昌吉換流站,落點為安徽古泉換流站,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陜西、河南、安徽6省(區)。
王鴻表示,疫情之下,準東開發區內的煤炭、電力等主要行業的企業運行正常,確保了昌吉換流站在今年1-2月“疆電東送”電量穩步增高。
數據顯示,截至2月19日零時,新疆今年完成“疆電東送”電量逾1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其中,±1100千伏“新疆準東-安徽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功不可沒,約占“疆電東送”電量的43%。
2019年,新疆“疆電東送”規模超712億千瓦時,是2018年的1.4倍;送電范圍達19個省市區,與2018年相比新增甘肅和江西兩省,外送規模和范圍雙創新高。
日產原煤30萬噸保障各地民生、電力生產
目前,準東開發區日產原煤30萬噸,每天向開發區以外提供民生用煤約16萬噸,占日產量的53%以上。同時,轄區發電企業24小時不間斷安全生產,確保“疆電外送”順利運行。
準東開發區是主要依托準東煤田進行規劃建設的大型煤電煤化工產業示范區,也是中國第十四個煤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準東煤田是中國目前發現最大的整裝煤田,預測煤炭資源儲量3900億噸,占新疆儲量的17.8%、中國儲量的7%。
今年1-2月,準東開發區煤炭企業煤炭產量與去年同期環比上升20%以上,有力保障了新疆民生、電力和工業生產。各企業在保障煤、電供應的同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相關閱讀
-
破除隱性門檻!云南出臺49條措施降低制...
10月21日,省政府公布《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 -
好消息!昆明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
太方便了,節省了回去辦證的時間和往返交通費,證件照片還很漂亮,... -
“千鄉萬村氣象科普行 氣象科技下鄉”...
23日,在全國科技活動周到來之際,由中國氣象局、科學技術部、中國... -
廣西北海“一站式”自助服務區:讓居民...
在廣西北海,企業開辦審批需耗時多久?我們來看一組對比數據:2017年... -
策馬揚鞭!寧波社會治理“一件事”應用...
群租房安全隱患整治、僵尸車管理、車棚車庫綜合管理、餐飲油煙管控... -
福建首個智能氣象站在建寧試運行 為首...
記者從省氣象局獲悉,全省首個智能氣象站近日在建寧縣試運行。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