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創業要來北京” 兩區政策關注特色園區
昨天下午,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舉行記者會,主題是“聚焦五子聯動建言資政,助推首都高質量發展”。當前,“五子”聯動是首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也成為了市政協委員們口中熱議的話題。會上,北京市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柯文進,來自經濟界別的市政協委員,北京市亦莊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白文,來自經濟界別的市政協委員,北京一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蘇志民,來自科技界別的市政協委員、龍信數據研究院院長屈慶超,四位委員圍繞上述主題積極建言獻策,為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今年重點議題半數涉“五子”
面對記者提問,柯文進首先回顧了“五子”聯動的內涵以及去年市政協圍繞“五子”聯動所開展的履職工作。柯文進表示,根據“十四五”規劃要求和市委重點工作,在去年市政協的10個重點議題中,有6個議題是圍繞“五子”聯動開展的。
去年一年,市政協組織廣大委員深入到北京方方面面調查研究,并通過議政性常委會、議政會、主席議政會等開展了廣泛討論和建言獻策,成果十分豐富。形成了10份左右的綜合性報告和意見,將近100篇《諍友》報送市委市政府,形成近200份圍繞“五子”聯動的提案,一些意見、建議轉化成了市委市政府的決策。比如去年出臺的關于推動數字經濟、“兩區”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相關文件中,都廣泛吸收了委員的意見。
展望2022年,結合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五子”聯動做的重點部署,柯文進表示,今年市政協選的10個重點協商議題中仍有五個議題與“五子”聯動相關,包括通過對接國際貿易規則,高質量、高水平推進首都的“兩區”建設,推動新一輪先行先試中關村園區的改革試點,就制定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等開展立法協商,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承辦京津冀三地政協主席聯席會議,最后一個與優化營商環境相關。
柯文進還透露,今年市政協準備開門議政,面向全社會廣泛征求意見,把全社會的智慧凝聚到政協委員建言資政的成果中來。同時,委員們一旦形成很好的成果,要讓全社會共同分享委員的建議和對策,形成反饋,凝聚共識,共同推進“五子”聯動。
“數字化創業要來北京”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是‘五子’聯動中的重要一‘子’,對于落好這關鍵一‘子’您有何建議?”面對北京青年報記者的提問,屈慶超委員暢談建議:首先,國際科創中心的建設要緊扣國家重大戰略,要面向全球競爭,解決關鍵技術的“卡脖子”問題,要在原始創新上加大力度,解決更多從0到1的創新。其次,要緊扣首都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構建多類創新主體相互協作、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態體系。第三,要發揮好有為政府的作用,通過制度體系建設來驅動原始創新和技術創新,通過技術創新來驅動應用創新,進而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第四,要發揮好有效市場的作用,企業是創新的微觀主體,企業的創新更加面向市場、更接地氣,更容易實現價值轉化,更可持續;第五,要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包含多層次、不同類型的人才,共同撫育創新生態。
談到數字經濟,屈慶超十分有感觸:“北京是全國數字經濟最活躍的城市,而且北京有全球最好的數字化創新創業的生態體系。北京有最好的大學、最好的科研院所,最好的智力資源在北京,其次,北京有各個部委、大型產業集團,而且數據科學的前沿技術在中關村。所以,數字化創業要來北京。”
屈慶超還談到發展數字經濟過程中要處理好的幾個問題。首先要釋放數字要素的價值,通過數字要素來改造傳統產業。但是這同時又帶來了新的挑戰,包括數據安全、個人隱私、商業秘密問題,如何找到平衡?“我認為有三個關鍵支點:第一,要有有力的法律和法治的保障,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法律已經為數字經濟和數據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二個支點,要有可靠的技術支撐,比如區塊鏈技術。第三,要守住道德的底線,數據要做好事,數據要為整個社會多創造價值”。
“兩區”政策要關注特色園區
“我們亦莊投資是亦莊的市屬國企,是平臺企業。說起‘兩區’優惠政策,我的感受應該是疊加的,既有我們企業本身對‘兩區’政策的感受,也有我們打造的平臺吸納、引入的企業對‘兩區’政策的深刻感受。亦莊投資打造了36個平臺,吸引了4321家企業,這些企業的業績在去年的產出超過1500億,稅收過百億,‘兩區’政策在企業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白文委員用一組實打實的數據,闡釋了“兩區”建設給企業帶來的發展紅利。
“今天上午陳市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展望2022年工作時提到,要實施園區發展提升專項行動,這特別有針對性”,結合報告,白文希望“兩區”政策落地時,能夠更加精準、精細地關注到特色園區,讓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在特色園區中形成生動實踐,他還建議要關注園區里的中小企業。
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經開區已經做了許多實踐探索。白文表示,比如在大項目拉動上,近年集成電路投資超過500億,項目超過80個,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項目的實踐也將對京津冀發展起到引領作用。“下一步,我認為要堅持問題導向,比如在京津冀產業鏈的打造上,特別是主導產業的引領上還有短板,需要頂層設計,也需要京津冀的協同。”
老字號想發展離不開創新
“在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背景下,老字號在傳承創新方面有哪些新方向?”面對記者提問,蘇志民委員分享了自己的切身體會。“陳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要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老字號的傳承發展,留住城市歷史的文脈,發展老字號、民族品牌,我認為,要解決好傳承、創新和發展這三者的關系。傳承是基礎,創新是手段,發展是目的。不傳承不行,創新最難,創新還得用發展來檢驗”。
說到傳承,蘇志民談到了明星飲料產品“北冰洋”的故事,“當年恢復生產‘北冰洋’時,我們專門找了四川南充、重慶萬州本地的橘子,‘北冰洋’的香味全靠橘肉、橘醬和橘油,這些東西我們必須傳承住。”
要想發展,更需要創新。蘇志民透露,“結合年輕人的喜好,我們推出了北冰洋迷你罐、易拉罐,又推出工廠DIY,可以自己動手做汽水、面包、巧克力,我們還在北平制冰廠做了一個網紅打卡地。當然這條路我們還在試探階段,我想,唯有匠人匠心才能做好、發展好民族品牌。”
對于如何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蘇志民也有自己的思考。首先,要在全球消費品牌的聚集上下功夫,提高北京國際化水平,讓大家在北京就能購遍全球。比如,要加大首店、首發的建設,增加免稅店的數量。其次,要在本土民族品牌傳承創新上下功夫,提高北京國際化消費的水平,讓更多本土民族品牌登上、走向世界的消費舞臺。
標簽: “數字化創業要來北京” 兩區政策 特色園區 民族品牌
相關閱讀
-
破除隱性門檻!云南出臺49條措施降低制...
10月21日,省政府公布《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 -
好消息!昆明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
太方便了,節省了回去辦證的時間和往返交通費,證件照片還很漂亮,... -
“千鄉萬村氣象科普行 氣象科技下鄉”...
23日,在全國科技活動周到來之際,由中國氣象局、科學技術部、中國... -
廣西北海“一站式”自助服務區:讓居民...
在廣西北海,企業開辦審批需耗時多久?我們來看一組對比數據:2017年... -
策馬揚鞭!寧波社會治理“一件事”應用...
群租房安全隱患整治、僵尸車管理、車棚車庫綜合管理、餐飲油煙管控... -
福建首個智能氣象站在建寧試運行 為首...
記者從省氣象局獲悉,全省首個智能氣象站近日在建寧縣試運行。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