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看點丨讓非遺綻放更加迷人的時代光彩——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在榆林市各界引發熱烈反響
(資料圖)
2月16日至20日,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在陜西榆林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500多名非遺傳承人與榆林人民一起暢享文化盛宴。
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歷史的記憶,積淀著文明的精華,飽含著濃濃的鄉愁。市文旅系統的干部職工表示,將繼續做好榆林的非遺傳承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非遺資源的挖掘整理、內涵闡釋、價值利用,與時俱進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目前,榆林市共有11項國家級非遺項目,而在陜北民歌博物館內展陳展覽的就有9個,如陜北民歌、陜北秧歌、榆林小曲等。榆陽區紀念館博物館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付茜,在年會期間為參觀陜北民歌博物館的與會嘉賓作講解。她說:“今后,我們將用實際行動,更好地學習、宣傳和弘揚陜北的優秀‘非遺’項目,真正讓文化‘活’起來、傳下去。”
守望非遺,賡續歷史文脈。“這次年會的舉辦,讓全國各地更多的朋友認識了白云山道教音樂,參與了赤牛坬民俗文化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群眾,保護傳承最終要依靠群眾。今后,我們將繼續深入挖掘、整理保護、宣傳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將其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佳縣文化館館長高清波說。
榆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在世代相傳中滋養了巍巍黃土地、濃濃陜北情。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副主任鄭新認為,這次年會的舉辦,不僅全面提升了榆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而且對榆林古城、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區以及整個榆林的文化旅游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古城老街的非遺展演展示,為榆林非遺傳承人員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交流展示機會,極大提振了非遺從業人員保護非遺、傳承非遺的自信心,必將吸引更多的人們參與非遺保護,傳承榆林非遺,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講好榆林故事,推動榆林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閱讀
-
陜西榆林市鄉村振興規劃發展指導中心開...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寶雞市渭濱區:新民巷好吃街火了,果然...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全球看熱訊:商洛市山陽縣:“三抓三強...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商洛市山陽縣:“四個強化”扎實推進國...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雨丹協作結碩果 許家塬村產業興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陜西榆林橫山區:“一件事一次辦” 讓...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