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特色農業,從培育高素質農民開始 當前快播
初春時節,春潮奔涌。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鄉村的農民信科學、學科技、用技術、重投入已蔚然成風,他們把各類科技人才當作自己發財致富的“財神爺”一樣崇拜著。
“大家快來看呀,這里的小西紅柿生長在營養液里,真是稀奇。”
“這是依靠什么技術,玉米可以盆栽,而且長勢不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依靠現代農業技術,農業已經實現了工廠化,不再受季節等因素的影響,在春天也可以實現豐收。”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技術主管王芳介紹。
2月18日,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農廣校的學員在楊凌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的智能溫室參觀時,發出如此的感慨。
2月16日—21日,由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農廣校組織的陜州區高素質農民果樹專業培訓班赴陜西省楊凌示范區,西安市周至縣,寶雞市扶風縣等地區進行培訓、考察、觀摩、學習及交流。
近年來,陜州區農廣校充分發揮教育培訓職能,利用冬春季農閑時間,以合作社帶頭人、種植大戶、返鄉創業大學生等為重點,多層次、多形式開展農民技能培訓,努力為陜州區廣大農村培養一支種植業科技服務隊伍、農村人才帶頭人隊伍和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為發展現代農業和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特色培訓提升技能
參加這次高素質農民培訓的返鄉創業大學生馬文東,想學習了解更多的金銀花種植新技術,讓他的金銀花產業發展得更好。
采訪中,馬文東說,此次觀摩、學習,真是不虛此行,尤其在陜西寶雞扶風參觀的中藥材種植,讓他學到了先進的藥材管理技術和營銷方式。
“以學育人、以學塑人、以業穩人、以業安人。培訓帶來的成效是多方面的,促進技術人員對一些深層次問題進行思考,對一些理念有新的認識和定位,更加深入地了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因素,更加清晰地理順今后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了一些符合當地實際的新思路、新辦法、新措施,為農業技術推廣和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陜州區農廣校校長尤章鋒介紹說,通過農民技能培訓,不僅幫助農民拓寬了就業渠道、延展了種植業產業鏈條,更重要的是讓農民思想觀念得到了轉變,讓他們通過自身努力改善現實生活的愿望得以實現并有了更多的發展目標。
學習科學種植技術,不僅讓農民增收致富,更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新身份。“現在的培訓學習模式及課程,不僅適合我們掌握新本領,也讓我們懂得如何做大生產,從而成為自強、自信、自立、有尊嚴的新農民,這已經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培訓班學員、種植大戶員冬年告訴記者。
如今,“依靠科技,發展生產,致富增收”的觀念已根植于廣大農民心中,培養的一批擁有一技之長的種養加能手、農村經紀人、“土專家”正引領更多的農民走上致富路。
馬文東說,通過這次觀摩學習,讓他開闊了視野,啟迪了思路,轉變了理念,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他說:“未來在發展產業的同時還要帶動更多鄉親共同成長、共同致富,也為推進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陜州區農廣校校長尤章鋒告訴記者,本次培訓分為線上、線下融合培訓及赴外觀摩等幾個部分。其中線上線下融合培訓已在陜州區完成,赴外觀摩和實踐主要選擇的是在陜西省楊凌示范區、西安市周至縣、寶雞市扶風縣等區縣進行。“通過組織學員學習果園管理技術,了解果業發展形勢及狀況,和美鄉村建設等內容,希望學員能開拓視野,提升果園管理技術水平,建設和美鄉村,找出產業發展新出路,形成走出去拓視野、増想法,帶回來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方式的良好氛圍,培育出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帶動當地群眾找準產業、找對出路、找好方向,助推陜州區農業高質量發展,爭做鄉村振興帶頭人。”
授人以漁,讓技能培訓成效凸顯
鄉村振興,產業是重點,人才是關鍵。近年來,在相關政策支持下,返鄉創業大學生越來越多,鄉村種養加能手帶領一方百姓發展起特色鄉村經濟……在各種各樣的鄉村創新發展方式引領下,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開始尋求自身的發展并進入更大市場。學習一技之長,實現增收致富,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和當地百姓思考最多的問題。而開展農民技能培訓,提高農民職業技能水平則讓更多的農民從技能培訓中受益。
組織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幫助農民更好地增收致富。在開展具體的技能培訓之前,陜州區農廣校也經過調查研究,了解農民的具體意愿和當下的市場需求,讓農民學到的技能真正有“用武之地”,讓培訓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而在具體培訓中,培訓方式的多樣性更是成為重點。陜州區農廣校主要通過線上、線下組織學員進行集中培訓和觀摩學習,這種方式針對性強,也有助于學員快速掌握技能。與此同時,利用線上平臺進行培訓,不僅讓農民有了更多的渠道、更靈活的方式接受培訓,還便于農民在崗工作中及時聯系相關專家和老師,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更長遠地幫助農牧民。
“現階段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他們也在進一步努力構建覆蓋廣泛、層次多樣、類型豐富的高素質農民技能提升新格局,在課程設置上突出‘特’、‘優’,更側重培養復合型、‘多面手’新型農民,讓更多的農民掌握技能并從中受益,讓技能培訓的成效凸顯。” 尤章鋒說道。
全媒體記者 雷建梅 黨菲
相關閱讀
-
陜西榆林市鄉村振興規劃發展指導中心開...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寶雞市渭濱區:新民巷好吃街火了,果然...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全球看熱訊:商洛市山陽縣:“三抓三強...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商洛市山陽縣:“四個強化”扎實推進國...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雨丹協作結碩果 許家塬村產業興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陜西榆林橫山區:“一件事一次辦” 讓...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