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水產養殖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資料圖】
2月24日,陜西琳喬綠色生態園有限公司陸基圓池養殖區一角,公司水產養殖場場長霍永鋒為顧客捕撈鱸魚。 銅川日報記者 周磊攝
“3月份咱們市上和你們區上都要組織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培訓呢,你有啥問題隨時聯系。”2月24日,記者來到位于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紅土鎮周陵村的陜西琳喬綠色生態園有限公司時,市水產站工作人員正在檢查漁業安全生產工作,臨走還不忘叮嚀該公司水產養殖場場長霍永鋒。
走進養殖場,一個個陸基圓池錯落有致,鱸魚、鴨嘴鱘等在水中游來游去。“現在魚已經賣得差不多了,等過一段氣候適宜要育一批鱖魚苗,我們養的都是特色品種。”霍永鋒介紹。
自2021年建成以來,這里的魚,特別是鱸魚以肉質鮮嫩、口感好而遠近聞名,新區、王益、印臺來買魚的群眾都是老顧客,他們一買都是十斤起步。“去年10月至年底,銷量就有4萬余斤。”公司總經理盧啟超告訴記者。
陸基高位圓池循環水養殖是工廠化養殖的模式之一,具有占地少、節約水資源、產量高、效益好、質量優、科學環保、可控可防、優質高效等優勢,有效解決了傳統養殖方式占地面積大、適合養殖地域有限、容易因自然因素減產等問題,是一種獨具特色的養殖方式。
2021年,陜西琳喬綠色生態園有限公司在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專家指導下,首家建設9米直徑陸基高位圓池8個,容量839立方米。2月動工建設,4月投入使用,9月養成銷售,每立方水體養殖大口黑鱸15公斤,每口養殖池養殖1500公斤,相當于3畝池塘產量,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投入使用、當年受益的良好效果。
除了陸基高位圓池循環水養殖系統外,該基地還配套大水面生態養殖40畝,包括鱸魚、草魚、鯽魚、小龍蝦、大閘蟹等水產10萬余斤,可進行休閑垂釣。公司還規劃了稻蟹綜合種養、藕蝦綜合種養等功能區,要打造生態種植、生態養殖相結合,產學研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綠色生態產業園,為銅川市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相關閱讀
-
陜西榆林市鄉村振興規劃發展指導中心開...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寶雞市渭濱區:新民巷好吃街火了,果然...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全球看熱訊:商洛市山陽縣:“三抓三強...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商洛市山陽縣:“四個強化”扎實推進國...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雨丹協作結碩果 許家塬村產業興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陜西榆林橫山區:“一件事一次辦” 讓...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