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環保世紀行|讓黃河安瀾澤被后世——“綠水”滋潤萬物
(資料圖片)
當大漠與黃土高原交匯,群鳥棲息的無定河濕地蔓延到天邊,奔赴一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約定。
無定河,黃河一級支流,作為榆林地區最大的河流,原為流量不定、深淺不定、清濁無常,故有無定河之名。而在毛烏素沙漠風沙草灘和黃土高原的溝壑中間竟生出一片萬畝濕地,這就是位于橫山區北部的省級自然保護區——無定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其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和濕地水禽為主,同時,探索持續、合理、適度利用濕地資源的途徑,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教學實習、科普宣傳、生態旅游和生產示范等活動,達到保護與發展“雙贏”,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綠樹森森、流水潺潺,盡顯“塞上江南”生態之美。
自2009年建立以來,無定河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橫山管理站按照分區管理模式,對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采取規劃先行、保護優先、生態修復、公眾參與等措施,實現濕地生態蝶變。
這個季節走進無定河濕地,站在波羅古堡城墻向前遠眺,草木豐茂,鳥鳴聲忽遠忽近,與藍天落日交映出一幅唯美、壯麗的濕地生態畫卷。
作為候鳥遷徙的重要中轉棲息地——無定河濕地在每年的春秋季節,都會迎來大批候鳥在此休息、覓食。無定河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橫山管理站站長劉玉斌介紹,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僅鳥類就達173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有黑鸛、大鴇;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有白額雁、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灰鶴等24種;陜西省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蒼鷺、大白鷺、草鷺等12種;植被有野大豆、野茼蒿、蘆葦、牛筋草等213種,已成為動植物的生活樂園。一泓清水見民生,潺潺清水是人民群眾幸福生活的源泉。
今年,榆林王圪堵水庫至靖邊引水工程即將開工建設,工程為Ⅲ等中型供水工程,供水保證率不低于95%,總工期為24個月。而作為無定河流域最重要的水源地——王圪堵水庫已實現為6個縣區供給水源,受益居民超200萬人,年供水規模達8000萬立方米。
針對榆林丘陵溝壑區干旱缺水與雨量分布不均問題,無定河區域科學發展適合當地的“四位一體”集雨補灌技術模式,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節水等綜合措施,提高耕地土壤肥力和保水蓄水能力,減少水土流失和耕地沙化,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
煤礦疏干水綜合利用“水”之變,折射出榆林生態文明建設新成效。一幅山青水綠、萬物共生的美麗畫卷正在黃土高原徐徐展開。
標簽:
相關閱讀
-
塞上環保世紀行|讓黃河安瀾澤被后世——...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你的樣子粵語歌詞 你的樣子粵語
0471房產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你的樣子粵語歌詞,你的樣子粵語這個 -
到楊凌逛農高會,吃點啥?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滿意礦區丨做足“水治理” 答好“生態卷”
魯網9月8日訊(記者張剛)為持續加強生態河道管護,營造“河暢、水... -
寶雞市渭濱區茵香河村成功入選第三批全...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寶雞市金臺區兩家企業研發中心獲評市級...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