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業期貨董事長周劍秋:期貨公司要在“創”上尋突破“新”上做文章
(資料圖)
8月25日,由期貨日報與產業服務聯盟理事單位共同主辦,牛資管、晨實科技協辦,多家期貨機構聯合主辦的“2023產業服務創新大會暨首屆產業發展專家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產業服務聯盟第三屆輪值理事長、弘業期貨董事長周劍秋在大會致辭中表示,當前,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開啟了新篇章,期貨經營機構步入了發展轉型之年。行業發展有了“新高度”,服務模式有了“新提升”,賦能實體有了“新引擎”。
期貨和衍生品法的落地實施,以及相關配套制度的完善,不僅擴大了期貨公司業務范圍,拓寬了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也為期貨經營機構向綜合衍生品服務商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加速度”。“期貨公司將從以往的輔助企業進行風險管理角色向衍生品與服務提供主體角色的轉變。”周劍秋說。
記者了解到,由于我國實體經濟產業鏈長、行業集中度低、中小型企業分布廣泛,風險管理需求豐富多樣,大多數實體企業往往很難具備綜合運用期貨、期權、基差和現貨來實現風險管理的能力。這就要求期貨公司的服務模式必須具備足夠的廣度、深度和專業度,能夠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在推動實體企業經營模式轉變的過程中,期貨公司也在不斷創新服務能力。
在周劍秋看來,在優化服務實體經濟路徑的基礎上,期貨公司要在“創”上尋突破、在“新”上做文章。
“創新發展要守住‘服務實體經濟’這個根本,牢固樹立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的經營理念,堅持守正創新和特色化、差異化、專業化的發展定位。”周劍秋表示,實踐表明,期貨行業可以發揮跨產業、跨區域、跨虛實的跨界屬性以及深入實體經濟“毛細血管”的觸角作用。打造特色化衍生品投行專業服務體系,用標準化市場服務好非標準化市場、用虛擬經濟服務好實體經濟、用風險管理服務好經濟安全與發展。
歷經多年發展,國內期貨市場為我國實體產業編織了一個周密且扎實的風險管理網絡。目前,各類現貨企業可以將期貨市場功能與生產經營全過程相結合,由被動承受風險轉變為主動選擇與管理風險。
“作為國內首家‘A+H’上市期貨公司,弘業期貨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不斷創新風險管理‘工具箱’,未來將持續為服務實體經濟、護航中國式現代化產業發展貢獻期貨智慧和期貨力量。”周劍秋說。
標簽:
相關閱讀
-
弘業期貨董事長周劍秋:期貨公司要在“...
8月25日,由期貨日報與產業服務聯盟理事單位共同主辦,牛資管、晨實科 -
中信期貨、中信中證資本摘得2022中國企...
2023年8月25日,2022中國企業風險管理“金長城”獎于杭州隆重揭曉,評 -
《產業服務百問百答手冊》即將上線
8月25日,由期貨日報與產業服務聯盟理事單位共同主辦,牛資管、晨實科 -
老富士庫存不足,蘋果價格連續上漲
進入8月下旬之后,新季蘋果逐漸開始供應市場,但是難以替代庫存蘋果市 -
產業服務聯盟第三屆輪值理事長、弘業期...
8月25日,由期貨日報與產業服務聯盟理事單位共同主辦、牛資管、晨實科 -
中國化工企業家聯合會數字化轉型工作委...
8月25日,在由期貨日報與產業服務聯盟主辦的“2023產業服務創新大會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