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農業綠色低碳體系助力生態農場建設-每日熱訊
(資料圖)
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加快綠色低碳生態農業發展,農業農村部2023年規劃建設300家左右國家級生態農場,帶動各省建設3000家以上地方生態農場,總結推廣一批生態農業建設技術模式,構建生態農場跟蹤監測機制,積極探索生態農業扶持政策,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讓生態農場建設成為支撐農業綠色轉型和生態低碳農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和有力抓手。
為此,陜西省農業綠色低碳體系結合通潔科研示范基地建設,依據生態學原理,遵循“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多樣”的基本原則,通過整體規劃和設計,在通潔御品合作社建立新型的農業生產經營單元和生態農業生產體系。采用“生物共生、種養結合、物質循環、資源節約、動物福利”等可持續農業技術,將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間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聯系起來,形成資源匹配、環境友好、食品安全的通潔綠色低碳生態農場。
通潔綠色低碳生態農場位于禮泉縣西張堡鎮旅游路中段的通潔御品合作社,流轉土地1000畝,建有設施大棚53座,種植火龍果、長桑果、無花果、草莓、葡萄、蘋果、玫瑰等特色水果和花卉,已建成了以特色水果共享采摘區、百畝玫瑰園游樂觀賞區和新品種蘋果種植采摘區為一體的綜合性綠色低碳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實施測土配方,生物防蟲防病,施用生物有機肥,提高土壤養分等方法,實現現代科技與生態農業的高度融合,形成綠色低碳生態農場。
通潔綠色低碳生態農場已經通過了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委托省耕地質量與環境保護總站組織召開了陜西省生態農場評審會。陜西省農業綠色低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邱凌教授、省農業生態空間技產業體系首席張亞建研究員、省耕地污染防治技術體系首席呂家瓏教授等專家參加了評審。
生態農場是運用生態學的觀點和手段,以“農場”作為農業生態系統的一個整體,并把貫穿于整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群體,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非生物環境間的能量轉化和物質循環聯系起來,對環境—生物系統進行科學合理的組合,以達到獲得最大生物產量和維護生態平衡,改善土地利用環境特別是農業壞境質量為目的的一種農業發展新模式。生態農場既是生產的單位,又是環境凈化和保護的單位。
(陜西省農業綠色低碳產業技術體系)
標簽:
相關閱讀
-
陜西省農業綠色低碳體系助力生態農場建...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寶雞:積極推進無人農場建設-環球動態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每日消息!榆林市舉行2023年第二次"誠信...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陜西府谷武家莊鎮:農業托管“托”出鄉...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隴縣“絲路古驛永盛固關”招商引資簽約...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全球觀焦點:2023鄭州市金水區建業外國...
小升初錄取及補錄通知各位小升初家長:河南鄭州金水區建業外國語初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