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勉縣:茶葉“沏”出生態富民好“錢”景
8月16日,晨光熹微,朝暾初露,在勉縣元墩鎮唐灣村陜西域茗生態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域茗公司”)的茶園里,蜿蜒疊翠的茶樹間,茶農潘玉蘭正在采茶。
潘玉蘭家住在元墩鎮清明村,她所在的村離這有五公里,雖然長期在外務工,但作為茶農的她沒有丟掉采茶這門“手藝”:只見她食指與拇指一合,捏住嫩葉,輕輕一掐,茶葉便與茶樹分離,隨之放進腰間的茶簍里。一會兒功夫,茶簍里便裝滿了鮮嫩的茶葉,微風拂過,散發出陣陣清香。
“現在正是夏秋茶采摘的時候,我一天能采40多斤,基本上每天能收入100多元。”潘玉蘭說。一片片茶葉使她的生活發生了大變化,“以前采完春茶就得找其他活干,現在能采夏秋茶了,不外出也能在家門口把錢掙了。
(資料圖片)
茶農們從采摘“一季茶”到“多季茶”,這得益于域茗公司在茶產業上的精耕細作。域茗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由茶葉專業合作社升級而成,主要從事茶葉種植、生產、銷售、產品開發、茶文化推廣等。據公司負責人曹海軍介紹,公司一直注重產品研發和創新,在全縣曾率先研制紅茶、白茶、黑茶等茶葉品種:2013年研制紅茶、2014年研制黑茶、2016年研制白茶加工工藝,并相繼投產。目前,年產各類茶葉87噸。“通過發展夏秋茶,茶葉采摘時長可從4月一直延續到9月,茶農一年可以集中采摘茶葉5到7次。我們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周邊300多戶茶農穩定增收。”
群眾穩定增收,離不開茶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茶企、政府部門在推進茶產業規模化、標準化上的有益探索。“我們整合涉農資金項目,通過扶持培育從事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的茶企、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658.98萬元,培育各類初具規模的經營主體15家。”勉縣茶葉產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袁沖波介紹。
勉縣位于漢中盆地西部,北依秦嶺、南屏巴山,生態環境優渥,種茶歷史悠久,是陜西省重點茶葉基地縣。近年來,該縣堅持把茶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先導產業,按照“務實前端、做強中端、發展后端”的鏈式產業發展思路,精準投放政策、資金、技術等要素資源,力促茶葉基地生態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茶旅一體化發展,推動茶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為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勉縣先后制定出臺了《勉縣特色產業“十四五”規劃(2021-2015)》《勉縣促進茶產業發展獎補辦法(暫行)》《勉縣茶葉產業鍵"鍵長制"三年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致力于茶產業突破創新。該縣一方面按照“綠色、有機、生態、安全、優質”發展目標,以生態茶園建設為重點,實施茶園基地改造工程,推廣物理防治病蟲害等技術服務,科學增強土壤肥力,從源頭上把好茶葉原料質量關。同時,以清潔化、標準化要求建設茶葉加工車間,引進先進生產線,規范加工工藝,實現茶葉加工“全程不落地、全程清潔化”生產。目前,該縣累計認定生態茶園15個,培育豐產茶園2萬畝,清潔化茶葉生產線26條。
另一方面,該縣按照“引強企、塑品牌、搭平臺、拓市場”的思路,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成功注冊了區域公用品牌“沔水春”,鼓勵茶企自主培育本土品牌,推動勉縣茶葉從賣“茶”到賣“品牌”,目前,全縣注冊“沔水春、瓊熙、漢唐、域茗”等茶葉商標35個。同時,該縣精心舉辦“手工制茶技能大賽”“春茶采摘季電商直播”“養家河百里生態畫廊·最美生態茶鄉茶產業宣傳暨茶文化旅游推介”等特色鮮明的品牌推廣活動,組織企業參加“中茶杯”“茶博會”等大型展會和知名賽事,不斷提升勉縣茶葉品牌影響力。此外,該縣通過招商引資、政企合作,與全國茶葉十強企業“福建春倫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國有控股公司勉縣沔水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沔水春”公司),統籌整合縣域茶葉生產資源,用“品牌思維”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阜川鎮福川社區的沔水春公司,展廳里各式各樣包裝精美的“沔水春”牌茶葉讓人目不暇接。生產車間內,地面潔凈如洗,由一臺臺自動化設備組建成的茶葉生產線占據了大部分空間。
“2020年,在中國鐵路集團援助下,建成了現在的標準化加工廠,這2條自動化茶葉生產線日高峰可加工鮮葉1萬斤,年加工鮮葉320萬斤。”沔水春公司負責人石瑜介紹,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品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通過與當地瓊熙、域茗等茶企建立合作,統一茶葉生產工藝、質量標準,延長茶葉生產周期,開發茶葉新品、茶制品,共同做強區域品牌,帶動企業、茶農持續增收。過去一年,公司共銷售茶葉130噸,銷售收入達2000萬元,促進10余家企業、合作社創收800余萬元,2700余戶茶農戶均增收4000余元。
隨著茶產業規模逐步壯大,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茶產業的規模化優勢、品牌效應逐漸凸顯。據統計,該縣茶園總面積達20.4萬畝,年產茶1.05萬噸,年產值14.8億元,專門從事茶葉生產經營的專業合作社、公司達100余家,帶動8個鄉鎮60個村1.2萬戶涉茶農戶平均增收4000元以上。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抓住政策機遇,以提升綜合效益為核心,持續優化茶葉基地結構,推進茶葉標準化生產,繼續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做強區域茶葉品牌。力爭到2025年,把勉縣打造成成陜西名優綠茶強縣。”袁沖波說。
通訊員 陳林
標簽:
相關閱讀
-
陜西勉縣:茶葉“沏”出生態富民好“錢”景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陜西柞水:培育電商新業態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工信部:1—7月份,電子信息制造業生產...
央視網消息:1—7月份,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生產穩定恢復,出口降幅... -
陜西山陽:靶向招商招大引強蓄勢賦能推...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陜西山陽縣中村鎮:大力發展“夜間經濟”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陜西商洛商州區委副書記、區長支朝奇調...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