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華亭:種養循環巧結合 走出綠色致富路
(資料圖片)
初秋時節,穿行在甘肅省華亭市神峪鄉袁莊北山千畝核桃標準化管護基地里,漫山遍野的核桃林郁郁蔥蔥,一顆顆正在“灌油”的核桃果掛滿枝頭,目之所及皆是豐收景象。
走近核桃林,便能看見一群群散養的土雞、鴨子,正在核桃樹下三五成群的悠悠“漫步”,“樹上果”+“林下雞”,種養結合的循環發展模式,作為一把開啟資源循環利用的“鑰匙”,讓綠色致富之路在這里生根發芽。
在神峪鄉,說起核桃基地的負責人馬建國,可謂是遠近聞名,從跑大車到種植核桃,從種植核桃到種養結合,這十幾年來,他一直致力于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現在我們的核桃種植和管護技術日漸成熟,核桃林下空間大有可為,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探索發展種養結合的模式,通過林下養殖雞、鴨等小家禽,促進鄉村特色產業綠色循環發展。”馬建國介紹說。
種養結合,顧名思義,就是種植業和養殖業相結合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與傳統種植業和養殖業分離的養殖模式相比,種養結合實現了農業規模化生產和糞污資源化利用,不僅能夠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提高畜禽成活率和養殖水平,還能降低產業發展成本,培肥地力,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確保了農業產業收入穩定增加。
“我養殖的林下土雞,每只都在9斤左右,平時吃的都是核桃樹下的蟲草和自家種的糧食,肉質鮮嫩、味道鮮美,很多人都到我這里來買土雞,現在是真正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馬建國開心的說。
種養結合、資源循環、綠色發展。今年以來,華亭市聚焦牛、果、菜等主導產業,以完善種養銷產業鏈條為主攻方向,以產業擴規提質增效為目標,持續加大種養殖大戶培育力度,大力推廣林下養殖、“藥果”套種等農業發展模式,提高全市農業產業效益,拓寬群眾致富增收渠道。
通訊員:張金平
標簽:
相關閱讀
-
甘肅華亭:種養循環巧結合 走出綠色致富路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陜西柞水:以高質量項目建設強化發展支撐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湖北 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為99.2%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陜西神木市西沙街道麻家塔村:黨建賦能...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陜西山陽縣開展宣傳思想文化重點工作專...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陜西山陽縣高壩店鎮:愛國衛生“凈”行...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