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環保世紀行|西部最大城市中心綠地公園——“綠心”脈搏強勁
【資料圖】
蘆葦飄蕩,清風滿塘。2013年開始,榆林市分期對榆溪河進行了生態治理和保護;2019年,榆林被評定為第二批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2023年,榆溪河生態長廊開始申報國家4A級景區。
榆溪河生態長廊 延楊紅攝
十年的努力讓榆溪河生態長廊成為榆林的“城市綠心”,為城市凝聚起了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向心力。
用生態優勢強化宜居價值。榆溪河生態長廊種植各種花卉、喬灌木130余種,野生鳥類、水生動物種群也在不斷擴大,已形成榆溪濕地生態體系。
榆溪河生態長廊是一處集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生態保護、運動休閑、文化旅游于一體的功能齊全的多元化公共空間,北起于紅石峽、南止于氮肥廠水庫,全長19.8公里,共342.62公頃,生態長廊內“水—綠化—建筑”的無縫銜接,充分融入榆林森林城市和榆林長城公園的文化脈絡,形成“生態觀賞段、休閑運動段、活力商業段、文旅消費段、藝術生活段”五個片區,呈現給市民完善的服務配套、多元的生活場景、豐富的綠道景觀。
一座城市的自信從何而來?文化底蘊厚植是關鍵所在。榆溪河生態長廊規劃之初,就以展示陜北文化為基底,以鎮北門封、民族融合、駝城人杰等景觀展現榆林的歷史文化和邊塞風情;以榆陽小街、五哥放羊、鄉韻窯影,榆溪閣等景觀展現黃土高原上陜北特色的民俗民風;以渡渡美術館、民間書畫院、攝影交流中心、插畫協會、旗袍秀協會帶動榆林人的書香氣;以榆陽八景、圣都樂園、大美榆林水景演出等景觀帶動文商旅產業聚集,以荷花移植恢復榆林人的蓮花池記憶,同時通過“城市綠心”貫穿“長城文化公園”建設,讓城市生態與古城文脈連接,讓生態長廊變為生態文化長廊。
以“城市綠心”帶動城市更新。宜居宜業宜游是河道更新的主題,垃圾分類主題公園能提升市民的環保意識,渡渡美術館、湖心島、沙灘戲水區、運動公園、自行車道、酒吧、咖啡廳、夜游經濟、營地經濟帶來的不僅是空間上的無邊界,還有產業上的無邊界,這種模式正是榆林城市更新行動中努力打造的消費新場景,讓城市質感大幅提升。通過健步行、騎行、馬拉松、群眾運動會為每年的世界環保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全國生態日、全國土地日做宣傳,用書畫展、攝影展、設計展等多種形式,參與“榆林過大年”“榆林非物質遺產年會”“航空文化旅游節”“清爽榆林”等活動,以此提升市民的境界和審美,豐富市民的精神生活,構建全民共享、全時開放、全域連通的公園開放格局。榆溪河生態長廊不斷營造生態友好的城市空間,讓生態長廊變為活力長廊,助力優化生態價值轉化為發展動能。
“建成陜甘寧蒙晉五省區交界最具影響力的城市”——榆林的“城市綠心”,將成為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和文旅IP。
標簽:
相關閱讀
-
塞上環保世紀行|西部最大城市中心綠地公...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塞上環保世紀行|讓黃河安瀾澤被后世——...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你的樣子粵語歌詞 你的樣子粵語
0471房產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你的樣子粵語歌詞,你的樣子粵語這個 -
到楊凌逛農高會,吃點啥?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 -
滿意礦區丨做足“水治理” 答好“生態卷”
魯網9月8日訊(記者張剛)為持續加強生態河道管護,營造“河暢、水... -
寶雞市渭濱區茵香河村成功入選第三批全...
中國農科新聞網是農業科技報社順應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趨勢,在三農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