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互聯網將產生 數倍于移動互聯網的機會
疫情催生了新場景下的新需求,機器人替代酒店服務人員送餐、送物品;無人車在疫區配送水果蔬菜;AI、AR等黑科技協助快速測溫……智能互聯網正在產生數倍于移動互聯網的機會,科技與行業結合帶來的勢能開始顯現。
“智能互聯網的想象空間非常大,我們把智能互聯網的脈絡分成了5大關鍵的技術,最前端就是IoT,即萬物互聯,這也是智能互聯網的典型特點,萬物互聯不能簡單理解為IoT, 它意味著實時在線、實時工作。它收集到的數據,是由人工智能來進行分析和處理的。第二個是邊緣計算,其中5G是一個關鍵的基礎性支撐技術,將IoT設備和‘云’連接起來。第三個技術是‘云’,未來所有的軟件將呈現云化趨勢。第四個技術是大數據,企業第一波浪潮是IT的基礎信息化,誕生了SAP、Oracle這些以信息化為突破的超級巨頭公司。第五個技術就是人工智能。”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合伙人宋春雨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第二波的企業數字化、數據化浪潮下,也會出現類似SAP和Oracle的新巨頭。
近日在網絡上,有網友提問,因為第一波投資基本結束,人工智能技術是不是已經到頭了?“我們團隊最近分析的結果顯示:人工智能對于行業的滲透,還有非常多新的商業模式,等待優秀的創業者去挖掘。”宋春雨說,智能互聯網仍有巨大的投資機會,“我們依然把人工智能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點。智能互聯網的核心技術,并不是單一作用,而是共同作用的,我們判斷一個優秀的公司的標準是要具備這些核心變量的基礎能力。”
在疫情期間,宋春雨團隊對智能互聯網的脈絡進行梳理和研究。“行業分析讓我們更加堅信,智能互聯網將產生數倍于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通過智能手機來上網,而智能互聯網時代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創造的IoT設備數應該是幾千倍于移動互聯網時代。”宋春雨說。
移動互聯網時代促進了智能手機及上下游行業的發展,包括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生態APP等。“但智能互聯網時代并不只是對消費領域產生影響,對各行各業都是巨大的賦能,比如交通出行領域的無人駕駛、生活場景中的智能家居、工業環境下的機器人等等。”宋春雨說,再比如,呼叫中心,目前全球可能有上百萬人從事呼叫中心業務,這些領域未來也會被機器人介入。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說移動互聯網的紅利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已經到了紅利的盡頭,那么,2020年就是智能互聯網的元年。(記者 馬愛平)
相關閱讀
-
卓勝微2022年半年度凈利潤7.52億元 同...
2022年8月28日,A股公司卓勝微(300782 SZ)發布半年度報告,2022年... -
購物平臺店家打著“聯想體驗店”旗號 ...
購物平臺店家打著聯想體驗店旗號,銷售的所謂品牌平板電腦卻來路不... -
捷榮技術:平板電腦概念股平均上漲2.22%...
8月18日盤中消息,捷榮技術開盤報8 7元,截至13時52分,該股漲3 1... -
九牧、漢舍、輝煌等多家南安衛浴企業開...
疫情對各行各業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驗和打擊,然而也隱藏著很多... -
中小銀行競相升級手機銀行App 如何打造...
在移動互聯網興盛的當下,各家銀行紛紛加碼手機銀行App的改造。在升... -
【薦讀】新治理:數字經濟的制度建設與...
數字技術支撐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成為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