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外期權幫助豬企“鎖價保值”
生豬價格的周期性波動一直是國內生豬養殖主體避不開、逃不掉的話題。2021年年初我國生豬期貨上市后,養殖主體開始擁有直接規避生豬價格波動風險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學習、接觸生豬期貨,參與熱情不斷上升。與此同時,以生豬期貨合約為標的、更具個性化結構特征的生豬場外期權也受到企業關注,成為相關豬企提前鎖定利潤、穩定經營的有效工具。
(資料圖片)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位于河南省洛陽市的中型養豬企業——洛陽盛平華多種豬有限公司(下稱洛陽盛平)在經歷了漫長的行業低谷期后,逐漸意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2022年7月,該企業借助“大商所企業風險管理計劃”首次嘗試運用場外期權,對計劃8月出欄的400噸育肥豬進行套保,彌補了大部分現貨虧損,大幅降低了養殖風險。
期權端盈利彌補現貨虧損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洛陽盛平是一家仔豬及育肥豬養殖企業,截至2022年7月,該企業存欄母豬約1300頭,存欄育肥豬約3500頭(約400噸)。企業計劃在8月前后將育肥豬進行出欄。與國內大多數豬企一樣,洛陽盛平經歷了2021年生豬價持續走低、2022年1—3月底部振蕩、4—6月觸底反彈的過程,其擔憂后續豬價可能再度走跌。
2022年7月,行業養殖利潤恢復至每頭800元以上,但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國內生豬存欄與一季度相比并未增加。在此情況下,洛陽盛平擔心前期壓欄生豬集中出欄會導致生豬價格大幅下跌,同時希望能夠保留當前市場慣性下銷售價格繼續上漲帶來的增收,因而開始積極尋求利用衍生品對計劃出欄的育肥豬進行保值。
洛陽盛平雖然對于期貨運用有一定的了解和經驗,但由于參與規模有限,暫未建立完善的衍生品操作制度,故2022年3月與華泰期貨團隊接觸后,于6月就生豬期貨和期權套保方案進一步溝通,并與華泰期貨全資子公司華泰長城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場外期權開戶協議,雙方就期權套保方案和合作大體框架達成一致。
“2022年7月,生豬價格繼續沖高,養殖利潤達到較高水平。基于企業需求,我們向洛陽盛平講解‘大商所企業風險管理計劃’的相關要求和細則,推薦其參與場外期權項目。”華泰期貨項目負責人朱麗娟告訴期貨日報記者,隨后在生豬期貨價格上漲至企業預期價位后,結合生豬銷售計劃,洛陽盛平開始入場,7—8月共進行兩筆場外期權交易。
具體來看,2022年7月初,生豬期現價格經過了連續上漲,存在回調風險。洛陽盛平于7月8日在lh2209合約價格上漲至22785元/噸時,支付權利金1315.38元/噸,買入行權價為22785元/噸的平值看跌期權,對200噸計劃對外出售的育肥豬進行套保,到期日為8月8日;7月15日,生豬期價回落至21820元/噸,企業擔心價格下跌侵蝕利潤,支付權利金1299.56元/噸,買入行權價為21820元/噸的看跌期權,對剩余200噸計劃出欄生豬進行套保,到期日為8月15日。
從最終效果來看,洛陽盛平通過生豬場外期權共管理現貨規模400噸,貨值達892.1萬元,共支付權利金52.3萬元,由于期現價格持續下跌,買看跌期權實現收益93萬元,扣除權利金后期權端收益40.7萬元,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現貨端64.6萬元的庫存價值損失。“期現兩端綜合考慮,當生豬現貨價格大幅下跌時,通過買入看跌期權,企業將生豬銷售價格鎖定在預期價位,幫助企業規避了價格下跌風險。”朱麗娟說。
期權受中小微企業青睞
據了解,目前,生豬期貨市場交易量與持倉量相比期初明顯上升,流動性持續增強,大型產業企業紛紛嘗試參與。不過,對于資金捉襟見肘的國內中小微企業來說,參與期貨套保往往需要額外付出保證金,對其參與期貨套保形成制約。
基于企業實際情況和套保需求,生豬場外期權因具備權利金較低、虧損有限、買賣靈活等特點更受中小微企業青睞。
“總體上,買入看跌期權最大損失有限,且不存在保證金追加的問題,還能讓企業享受到價格大幅上漲時現貨端的利潤。”朱麗娟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因生豬行業近兩年持續處于虧損狀態,企業現金流緊張,洛陽盛平利用期權套保是更優的選擇,也為企業后期利用衍生品管理經營風險提供了寶貴經驗。
談及目前國內產業企業參與期權市場的現狀,朱麗娟告訴記者,國內期權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產業企業在嘗試期權套保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包括缺少專業套保團隊、場外期權權利金較高等問題,這就需要我國衍生品市場不斷完善,市場各方形成發展合力。
對于期貨公司而言,朱麗娟認為,未來可以從兩方面著手更好地利用場外期權服務產業企業。一方面,深入企業,幫助產業客戶夯實基本功。從期權結構、損益情況、定價邏輯、常見策略等多維度幫助企業決策者盡快熟悉新工具,這樣才能把期權和期貨結合起來、把期權和現貨結合起來、把期權和經營風險對應起來。另一方面,提升場外期權市場規模、降低企業風險管理成本。當前,因場外期權標的物波動率較高和場內對沖成本較高,場外期權的權利金仍處于較高水平。其中,標的物波動率問題的解決與市場成熟度及交易量等因素有關,需要市場參與者不斷擴容以及現貨市場運行更加穩定,而對沖成本問題的解決可以依靠做大場外期權市場規模、豐富對沖工具,比如實現期權間相反頭寸的互相對沖以降低交易成本。
“總體來看,場外期權作為近年來發展較快的衍生工具,以其靈活的應用能力逐漸成為現貨企業規避風險的重要工具。‘大商所企業風險管理計劃’的推出更是吸引了一批有意參與但一直猶豫的企業真正進入市場,有效助推了市場的發展壯大。”展望未來,朱麗娟認為,我國場外期權市場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標簽:
相關閱讀
-
場外期權幫助豬企“鎖價保值”
生豬價格的周期性波動一直是國內生豬養殖主體避不開、逃不掉的話題。20 -
大商所飛創在線業務平臺移動版本正式上線
本報訊(記者姚宜兵)為了更加便利用戶隨時隨地利用大商所在線業務平臺 -
湖北發布首期200億元政府投資引導基金
據新華社電據湖北省財政廳消息,湖北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26日正式發布。 -
分析人士:多因素綜合作用下 大豆價格...
近年來,烏克蘭戰事及其對大宗農產品價格的影響,進一步凸顯了一國提升 -
CFTC委員就衍生品清算機構報告最終規則...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委員ChristyGoldsmithRomero發表聲明稱,清算所報告 -
天然橡膠:基本面指引性不強,短期易受...
目前天膠供需基本面整體驅動不強,供應端來看,國內外新膠繼續上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