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愿景:擴面擴“保”提質 共建共享增效
8年來,“保險+期貨”這一特色金融支農模式,在保障農戶穩收增收、推動鄉村產業健康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推廣創新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新問題和新思考,期貨日報調研組走訪中發現,在“保險+期貨”的創新推進中,搭建理論高地、引入專業人才、實現案例共享成為行業共同的期盼。
(資料圖片)
一個案例:延伸創新邊界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對“保險+期貨”的優化,成為期貨更好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課題。
期貨日報優化“保險+期貨”課題調研組在全國范圍尋找典型案例時,河南省寧陵縣利用蘋果期貨及場外期權實現與酥梨現貨價格之間的聯動機制,給寧陵酥梨價格帶上“護身符”的全國首創,引起了調研組的注意。
今年6月,期貨日報記者在寧陵縣酥梨價格保護機制賠付儀式現場看到,寧陵縣梧桐酥梨專業合作社等種植大戶,從銀河期貨、長江期貨、宏源期貨三家公司負責人手里,接過了逾50萬元的賠付款。
據介紹,寧陵縣是全國優質酥梨生產基地,酥梨種植面積超22萬畝,年產酥梨12億斤以上。但作為特色產業,酥梨市場價格存在較大波動,對進一步壯大產業、保障農民增產增收等帶來一定困擾。
去年,寧陵縣副縣長呂保軍在充分調研后,借鑒“保險+期貨”思路,利用場外期權+合作社的模式,實現了通過替代套保方式轉移酥梨價格風險的金融創新。
實際操作中,參照蘋果期貨價格,按一定比例確定保險方案中的基準價格。在保險期內,蘋果期貨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發生賠付。
“經過詳細測算,我們發現酥梨的生產、消費、存儲周期與蘋果存在84%的相似度,證明這個想法基本可行。”銀河期貨副總經理郝剛告訴記者。
截至3月13日客戶提前行權,項目共承保831.3噸酥梨,每噸賠付約382元,期權端每噸賠付約31.75元,賠付率高達106.1%,項目賠付效果良好,切實保障了當地果農的穩收增收。
在參與酥梨“保險+期貨”項目期貨公司負責人看來,運用期貨、場外期權工具探索寧陵縣酥梨價格保護機制,既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舉措,也是助力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創新。
此外,利用蘋果期貨及場外期權開展酥梨“保險+期貨”業務的推進,有助于探索防范酥梨市場價格風險的新模式,在調動和保護梨農種植積極性的同時,也將進一步發揮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作用。
寧陵酥梨與蘋果期貨的聯動,給了諸多未上市的農產品新啟發。郝剛舉例稱,如今辣椒期貨已經提上日程,推出后相關產業可以與之聯動,像寧陵酥梨產業一樣實現套期保值。
一個“+N”:有了更多可能
事實上,寧陵縣在“保險+期貨”領域的優化和創新,也是“保險+期貨”參與者逐浪的集體方向。其中,“保險+期貨+N”的創新探索和延伸,引進整合更多機構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力量,優化服務鄉村振興時代命題,成為廣泛的行業共識。
普蘭店地區是大連養殖業重地,當地生豬養殖以中小養殖戶為主。近年來受全球疫情以及國際經濟形勢影響,國際糧價大幅波動,生豬飼料價格快速上漲,養殖成本居高不下,養殖利潤不斷被成本上漲侵蝕。
針對這種情況,安糧期貨聯合人保財險大連市分公司和郵儲銀行大連分行多次對當地養殖戶進行調研,并在大商所的支持下,于2022年8月開啟“生豬養殖飼料成本”項目。
項目運行期間,郵儲銀行普蘭店支行積極與養殖戶對接,針對項目特點和養殖戶實際需求,以保單增信方式設計出信用貸款,養殖戶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得該行的貸款,多個養殖戶獲得了超10萬元的貸款,緩解了養殖資金難題。
業內人士評價稱,在“保險+期貨”基礎上進行拓展,整合期貨、保險、銀行三方資源,匯集綜合金融力量促進養殖戶穩收增收,是“保險+期貨+銀行”模式的創新實踐,也給“保險+期貨+N”模式創新提供了新思路。
而在河南省桐柏縣,“期貨6+”模式取得了較好成果和示范效應,已納入普惠金融板塊。
作為“全國糧油大縣”,內鄉縣花生種植面積約30萬畝,年產7.8萬噸,是當地群眾重要經濟來源。但花生種植易受自然災害影響,且市場化程度高、價格波動較大,存在較高的種植和經營風險。為此,在最基礎的“保險+期貨”模式上,內鄉縣又增加了“訂單收購+期貨”項目和“期貨6+”業務模式探索。
因為“保險+期貨”項目結束后,農戶收獲的花生雖然能夠得到一定的跌價補貼,可以保障農戶預期收入的穩定性,但花生等農作物收獲以后的銷售環節仍然存在一定的跌價風險。
“訂單收購+期貨”是通過期現貿易創新業務模式,前期訂單收購提前鎖定農戶預期產量和銷售價格,同時為了提升農戶的銷售積極性及額外收益,再疊加一個場外看漲期權,在約定時間內進行二次結算,若后期市場價格出現大幅上漲,農戶可以通過含權貿易合同獲得額外補貼。
從播種前利用銀行貸款解決農資采購資金緊張問題,到生長期利用“保險+期貨”保障農戶預期收益,再到收獲后利用“訂單+含權貿易”幫助農戶暢通銷售渠道及二次增收,內鄉縣在優化“保險+期貨”課題中,積極探索金融全流程、全要素綜合服務農業生產。
一盤大棋:參與各方“力出一孔”
“銀行、再擔保、農業訂單等元素的加入,延伸了‘保險+期貨’的邊界,帶給項目更多創新可能的同時,也對專業人才、政策制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期貨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據了解,寧陵利用蘋果期貨套保酥梨價格,以及內鄉縣“期貨6+”業務,分別是由鄭商所在當地掛職的副縣長提出和實施的,這也表明了專業人才對優化“保險+期貨”的重要意義。但實際上,全國很多地區不大容易實現配置專業期貨人才的條件,這也成為優化“保險+期貨”的現實瓶頸。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雖然“保險+期貨”已經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推行近多年卻未能全面鋪開,保費來源單一、商業化程度低是重要原因。
記者發現,雖然近年來“保險+期貨”在全國鄉村中的認知度逐步提升,但農戶保費自繳能力和意愿相對仍較低,如果沒有其他資金支持,項目很難大面積推廣。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保險公司并未直接參與場內農產品期貨交易,需要承擔場外交易導致的高風險、高成本等,尤其是流動性風險。如何讓保險公司從“旁觀者”變為“操刀者”,也是當前面臨的現實議題。
目前項目推廣過程中,保費來源高度依賴交易所的支持,補貼資金畢竟有限,只能起到引導和示范作用。只有吸引更多政府和社會資金參與,才能進行大范圍推廣。項目保費“多元共擔”結構雖然在不少地方已經成型,但要在全國范圍大面積鋪開,仍有不小的現實挑戰。
有資深期貨業內人士表示,“保險+期貨”看似是具體項目,實則參與面廣泛,是一盤大棋。從中央到地方“力出一孔”的政策扶持,以及“保險+期貨+N”的橫向生態擴展,組成了“保險+期貨”高質量發展的“經緯線”。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安毅告訴記者,從市場規律和實踐效果看,“保險+期貨”模式前景良好,發展空間巨大,但也需要協調各方面解決一系列問題。
一是價格險和收入險的商業化運作。這里涉及保險業能否主動開展創新、能否直接參與期貨和期權交易以及如何分散收入保險所面臨的產量風險問題。
二是合理確定需求主體。農業經濟中的風險暴露主體很多,也有一定的風險。有能力的企業或農業經濟組織應該通過期貨市場開展套期保值,這樣可以將價格保險和收入保險留給分散的、規模小的農戶或家庭農場,降低保險壓力。
三是期貨市場發展和保險種類、規模相匹配。針對現有的期貨市場發展條件和趨勢,未來需要優化監管制度,提升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的成熟度,擴大風險分散的市場空間。
四是政府部門應更好地發揮作用,在農業風險管理培訓體系建設、財政補貼等方面解決問題。
一位行業高管表示,希望建立高效共享的業務流程準則。她認為,雖然“保險+期貨”已經歷8年實踐,但目前仍保持著以單個地區或單個項目為單位的開展模式,需探索出一個互聯互通、高效共享的業務流程準則,形成跨行業、跨地區、跨品種的市場聯動體系,這是未來“保險+期貨”模式繼續做大做強,推進市場化、可復制所面臨的主要困難。
一個期盼:搭建市場化交流平臺
雖然阻礙“保險+期貨”項目規模進一步擴大的客觀因素不少,但隨著“保險+期貨”模式的不斷優化,此前的行業痛點也在破冰。
比如在四川黃龍地區開展的蘋果“保險+期貨”項目是由鄭商所2022年“農險無憂”計劃支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項目,由弘業期貨、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延安市分公司承辦。該項目的最大亮點是風險對沖的承擔主體——弘業期貨在鄭商所的指導下,聯合人保財險共同優化對沖方案,一改傳統“保險+期貨”模式中保險公司“通道”的角色。保險公司采取按照一定的結構和比例向期貨公司進行再保險,保留部分市場價格風險敞口這一風險共擔機制,成為優化“保險+期貨”模式的一次大膽嘗試。
銀河期貨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青表示,他們開展靜寧縣蘋果“保險+期貨”項目經典案例的過程中,在可行性研究、各級政府溝通、產業調研、流程設計和產品定價等一系列籌備工作中,積累了大量實操經驗。
也有行業人士說,僅以碎片化的新聞稿件對項目開展情況進行宣傳和披露,缺乏強有力的“平臺”供大家系統化地分享和交流項目開展經驗和問題。
中原期貨副總經理薛海斌告訴記者,開展“保險+期貨”是一個精密且復雜的過程,一個項目落地牽涉人員廣、業務流程鏈條長,涉及的產品和業務模式均具有創新性,政府、保險公司和投保農戶都需要經歷一個知識普及和學習的過程。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在傳統模式中,各項目開展主體建設經驗、流程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不同地區、不同主體往往“各自為政”,各項目之間無法及時共享經驗,容易出現重復“造輪子”的情況。如其他項目團隊踩過的“坑”,又被新的項目團隊踩一遍,這樣會大大提高項目運行成本。
在期貨助力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搭建一個市場化的交流平臺,讓“保險+期貨”項目的各參與方,實現交流的常態化和機制化,已經成為擺在行業面前的新課題。
標簽:
相關閱讀
-
新愿景:擴面擴“保”提質 共建共享增效
8年來,“保險+期貨”這一特色金融支農模式,在保障農戶穩收增收、... -
六部門:從嚴從緊控制現代煤化工產能規模
本報訊記者昨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近日發布關于推動 -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穩步恢復
據新華社電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 -
場外期權幫助豬企“鎖價保值”
生豬價格的周期性波動一直是國內生豬養殖主體避不開、逃不掉的話題。20 -
大商所飛創在線業務平臺移動版本正式上線
本報訊(記者姚宜兵)為了更加便利用戶隨時隨地利用大商所在線業務平臺 -
湖北發布首期200億元政府投資引導基金
據新華社電據湖北省財政廳消息,湖北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26日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