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長城:“跨境價差”打通內外風險管理渠道
2022中國企業風險管理“金長城”獎優秀案例系列(十)
2022年2月,受俄烏沖突及歐美對俄鋁企業制裁等因素的影響,境外市場對電解鋁的供應較為悲觀,境外鋁價大漲,拉大了境內外鋁期貨價差,有色市場隱含風險加劇,鋁外貿企業對價格風險管理的需求凸顯。
廣州某鋁制品外貿公司(下稱A公司)加工所需的原材料電解鋁主要在國內市場進行采購,鋁制品則出口銷售。突如其來的鋁市場變化讓A公司措手不及,一方面A公司在國內需分批采購原材料進行加工,存在采購成本不確定問題;另一方面在國外鋁制品價格已經大漲的背景下,海外采購商不同意用當前價格作為一口價進行簽約,需改為月均價的長協模式,使得A公司不能提前鎖定銷售利潤。
(資料圖)
在此情形下,A公司需要同時在境內外期貨市場套保,才能達到鎖定采購和銷售價格的雙重目的。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對于A公司這樣的現貨企業,首先并不具備順暢的境外期貨套保渠道,缺乏相應的套保經驗,在套保資金出入境上存在較大困難;其次境內期貨套保和境外期貨套保需分別計算保證金,資金占用過大;最后由于此次交易需分別在境內外期貨交易所進行,人民幣匯率在套保期間也在不斷波動,套保頭寸的估值無法軋差計算。A公司面臨較高的風險管理需求且操作難度大。
華泰期貨的風險管理子公司——華泰長城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泰長城)了解到A公司的需求后,針對該公司“采購在內、銷售在外”,同時面臨境內境外兩個市場風險的業務背景和套保需求,制定了跨境價差收益互換方案,通過鎖定境內外鋁期貨價格的價差,幫助A公司規避外貿業務中鋁價格的波動風險,提前鎖定出口利潤,穩定公司經營。
華泰長城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方案設計A公司采購價格由上海期貨交易所鋁期貨價格加固定升貼水組成;銷售價格由倫敦金屬交易所鋁期貨價格加固定加工費組成,其中鋁期貨價格約定為3月期貨結算價的月均價。基于客戶的套保需求,華泰長城將滬鋁和倫鋁兩個期貨價格組合,設計了“滬鋁-倫鋁×匯率”鋁跨境價差標的,再通過收益互換交易來滿足客戶同時鎖定采購和銷售價格的需求。
鋁跨境價差標的以人民幣計價,在境內用人民幣結算即可完成套保策略。此外,華泰長城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此次鋁跨境價差標的專門定制了保證金規則和結算模式。如果分別開展境內期貨套保和境外期貨套保,保證金需分別計算,存在保證金占用過大的問題,而跨境價差收益互換產品按保證金較大一邊收取,可節約單邊保證金。
“我們將風險估值合并,解決了存續期內保證金追保壓力。由于交易分別在境內外期貨交易所進行時,面臨套保頭寸在存續期內無法軋差計算估值的問題,而跨境價差收益互換產品將境內外期貨交易頭寸的估值合并計算,使客戶僅需承擔境內外標的價差的波動風險,降低了企業可能面臨的追保壓力,從而減輕了企業資金壓力。同時,我們還為A公司提供了靈活的結算服務支持,全面匹配A公司的實際外貿業務需求。”華泰長城相關負責人稱。
A公司于2022年3月開展交易,方向為買入價差,具體交易要素為買入滬鋁2205、2206和2207合約,同時賣出倫鋁3月合約,期限為3個月,并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作為開倉匯率,最終計算得出鋁跨境價差,開倉均價約為-133.84元/噸。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全年5500噸鋁制品出口業務的套保。
在方案執行過程中,A公司提出,由于此次出口業務的現貨點價計劃覆蓋全年,而A公司在3月份建倉的套保頭寸期限僅為3個月,無法完全匹配A公司的市場風險。因此,A公司希望在套保頭寸存續期內進行展期操作,將套保頭寸按A公司的現貨點價計劃平鋪至全年的時間段里。但滬鋁和倫鋁的展期交易模式有較大的區別,無法直接滿足鋁跨境價差標的展期的要求。
對此,華泰長城前中后臺共同商討,將收益互換標的的組合規則進行了調整,允許客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鋁跨境價差標的拆分進行展期操作,操作之后再重新組合,形成靈活的收益互換交易方案。隨后,A公司結合對當前鋁期限結構的判斷,從2022年5月份開始,逐步對持有的套保頭寸進行展期,進一步完善了套保方案。
華泰長城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掌握企業實際生產經營面臨的風險后,我們根據企業特點靈活設計跨境套保產品,特別是在當產品和方案無法匹配客戶風險管理需求時,不斷優化調整、改進套保方案,有效解決了客戶在外貿業務開展過程中面臨的套保頭寸展期問題,幫助客戶在有限的時間窗口期內,快速并安全地鎖定外貿出口利潤。
截至2022年8月底,A公司已完成4個月的點價計劃,共實現3500噸的鋁制品出口,在此過程中,鋁境內外價差發生大幅回歸,從外高內低的出口窗口變成外低內高的進口窗口,導致A公司現貨出口業務產生虧損。但是,跨境價差收益互換交易在價差回歸的過程中獲得盈利,A公司按約2200元/噸的價格差進行平倉,共實現套保收益約820萬元,對A公司外貿出口業務的價格波動風險進行了完全覆蓋保護。
跨境價差收益互換作為場外衍生品,通常為針對標的價格進行多空收益互換的結構,可以多種標的靈活組合,實現個性化定制。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境內境外市場聯系日益密切,跨境價差收益互換策略也不斷發展成熟、服務實體企業程度不斷加深。
越來越多的期貨公司積極探索服務實體企業新模式,通過與擁有跨境收益互換業務牌照的金融機構協同合作,兼具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和定制化服務特色,通過提供掛鉤境外標的交易服務,幫助企業打通了境內外風險管理渠道,成功為企業高效規避了風險,實現了生產經營的持續穩定,為我國對外貿易保駕護航。(本系列完)
標簽:
相關閱讀
-
華泰長城:“跨境價差”打通內外風險管...
2022中國企業風險管理“金長城”獎優秀案例系列(十)2022年2月,受... -
紙漿期貨迎來首個國產可交割品牌
近日,上期所宣布新增“泰格駿頌”和“Stendal”為紙漿期貨可交割品... -
花生產業的回顧與思考
根據我們2023年8月在河南的調研,特整理出以下幾個影響產業的關鍵問題 -
EEX將提供沼氣證書登記和拍賣服務
歐洲能源交易所(EEX)近日宣布,受法國能源轉型部委托,EEX將開發運營 -
兩部門:8月28日起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
關于減半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39號為活 -
香港特區政府成立小組研究如何增加股票...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灣區之聲官方微博消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