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師兄”的身價要穩住 豬企開始給豬“減肥”了→ 焦點快報
我國豬肉產量和消費量占肉類的六成左右,農業農村部最新調度顯示,當前,我國生豬產能階段性偏高,為防范生產大起大落、價格大漲大跌風險,將實施生豬產能綜合調控,引導調減約100萬頭能繁母豬。
(相關資料圖)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末全國存欄生豬4.24億頭,增長2.2%。其中能繁母豬存欄4043萬頭,為正常保有量的103.7%,接近產能調控合理區域上限。
同時,5月齡以上的中大豬存欄量和上半年全國新生仔豬量均處于歷史高位,這意味著,下半年和明年春節后生豬出欄將明顯增多。
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專家 朱增勇:如果不及時調控可能會導致豬價消費旺季不旺,明年上半年尤其是春節后生豬養殖可能會出現虧損。
當前,我國生豬產業正處于第6輪“豬周期”,隨著生產效率持續提升和豬肉消費增長趨緩,生產大起大落、價格大漲大跌風險依然存在。8月第1周豬價已降至每公斤14.53元、同比下降28.1%。
為此,農業農村部會商研判,將實施有效的生豬產能綜合調控。按目前的生產和消費趨勢,全國需要再調減約100萬頭產能,能繁母豬總量保持在3950萬頭左右。
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專家 朱增勇:引導生豬龍頭企業發揮產能調控帶頭作用,合理淘汰能繁母豬,減少低質低效產能,適當調減能繁母豬存欄。減少二次育肥,控制肥豬出欄體重,嚴控新增產能,避免盲目擴張“拼規模”,降低后期生豬供過于求的風險,保障生豬價格和養殖收益的穩定。
大型企業去產能
避免后期豬價大幅波動
在我國,生豬產業養殖場戶有1700多萬,其中,大型龍頭企業出欄生豬占全國總出欄量的30%多,對調控產能起到風向標作用。當前,不少大型企業已開始去產能。
晚上8時,山東菏澤單縣一家生豬養殖企業銷售區燈火通明,140頭商品豬正在依次過磅、裝車,一小時后發往臨沂一家屠宰場。與兩個多月前不同,現在出欄的商品豬都進行了“減重”。
山東菏澤單縣牧原16場場長 耿風蓮:均重從5月份的128公斤,降低到7月底的123公斤,現在銷售的這一車豬的體重已經降低到了119公斤,較7月體重又下降了4公斤,這也是我們調節產能的一個重要舉措。
除“降體重”之外,二次育肥豬對市場擾動同樣不容忽視。部分養殖戶通過二次育肥,人為延長養殖周期,制造供應短缺預期,導致豬價波動幅度加大。從今年6月起,單縣這家生豬養殖企業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戶銷售育肥豬,并構建起全鏈條管控體系,從源頭進行把控。
山東菏澤單縣牧原16場場長 耿風蓮:從客戶的篩選,流向管控,還有車輛的軌跡稽查上進行管理,確保所有育肥豬都能流向屠宰場。
調減能繁母豬總量是此次生豬產能綜合調控的關鍵一環。此次國家實施生豬產能綜合調控,全國能繁母豬總量有望調減到3950萬頭左右。記者在采訪中看到,目前,牧原等大型養殖企業正在有序淘汰低產低效能繁母豬。
牧原養豬生產負責人 李彥朋:牧原從最高的母豬存欄362.1萬頭,已經減少了19萬頭。今年計劃再減少13萬頭,預計年底將降到330萬頭,總共減少32萬頭母豬,相當于減少900萬頭的供給量。這些調控措施將有效平衡市場供需關系,促進生豬價格平穩運行,降低行業周期性波動風險。
綜合調控
擺脫生豬“大起大落”周期困境
生豬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一頭連著百姓的“菜籃子”,一頭連著1700多萬個大小養殖場戶的切身利益,保持合理產能,對保障豬肉供給和價格穩定至關重要。
目前生豬產業正處于第6輪“豬周期”,國家實施生豬產能綜合調控,正在通過政策的堅定護航與產業的積極協同,促進生豬市場逐步擺脫“大起大落”的周期困境,邁向“穩定健康、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總臺央視記者 王凱博 李嘯虎 宋建春 菏澤臺)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閱讀
-
“二師兄”的身價要穩住 豬企開始給豬...
我國豬肉產量和消費量占肉類的六成左右,農業農村部最新調度顯示,當前 -
專訪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薩金...
近日,在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商品交易所、芝商所主辦,鄭東新區管委會 -
食品名城漯河開出“金融之花”
生豬”保險+期貨“助力今年開年以來,生豬價格持續跌破成本線,同時也 -
芝商所:國際合作助力中國衍生品行業崛起
9月8日上午,在由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商品交易所、芝商所主辦,鄭東新 -
上周全國賽賬戶整體凈利潤回落
第十七屆全國期貨(期權)實盤交易大賽(簡稱全國賽)暨第十屆全球衍生 -
石化企業利用期貨工具平滑收益穩健經營
”大宗商品市場供需變化和價格波動復雜多變,期貨和衍生品是規避價格波